汴繡《清明上河圖》簡介
發布時間:2020-11-11 18:59:46 瀏覽量:
《清明上河圖》系宋代名畫,作者張擇端,生于公元1085年,卒于1145年。此畫距今近900多年的歷史。
圖中描繪的是北宋時期的開封,清明時節汴河兩岸的風俗民情?!肚迕魃虾訄D》畫心高25.5cm、長525cm,作者采用了俯渺法描繪全圖,主要描繪對象是市井百姓,這在宋朝是十分少見的,全圖規模宏大,結構嚴謹,構圖起伏有序,筆墨技巧兼工帶寫,人物生動傳神。畫中細致的描繪了汴河上舟船往復,飛虹臥波;店鋪林立,人群熙熙攘攘的繁華景象。人物生動傳神,牲畜、房舍、舟船、城郭、橋梁、樹木、河流至臻至妙,惟妙惟肖。
《清明上河圖》既是一幅偉大的現實主義繪畫藝術珍品,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業、手工業、民俗、建筑、交通工具等翔實的第一手資料,具有重要的歷史文獻價值。其豐富的思想內涵,獨特的審美視角,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,都使其在中國的乃至全
世界繪畫史上被奉為經典之作。
張擇端是一位偉大的畫家,經歷千年還能為今天的人們創造巨大的社會財富,今天圍繞著《清明上河圖》生活的人們,都應該感謝偉大的張擇端。